热点丨天津网约车限号出行及市场准入新政引关注

小阿居 交通限行 47 0

热点丨天津网约车限号出行及市场准入新政引关注-第1张图片-1518生活百科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滴滴、曹操、花小猪……网约车如今已广泛融入民众的生活,每一次有关网约车的政策变化都会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

近日,多地发布网约车新政。例如12月8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新修订的《烟台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相关情况。在网约车经营行为方面,一是增加了对聚合平台的有关规定;二是增加了对网约车平台明码标价及调整价格提前进行公告的规定;三是增加了乘客可以拒绝支付乘车费用,保护乘客合法权益的条款。

在各地出台的新政当中,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管理办法》明确网约车与私家车一样,执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时强制报废,未达到60万公里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运营;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明确网约车与私家车一样,执行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这可以避免网约车与私家车相互混淆。同时,出行限号能够减少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提高旅客的快捷舒适度,但是却会减少司机的收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李卫波博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办法》总体上延续了过去的原则导向和大部分的细则规定。当然,其中也有值得关注的变化。例如,新办法首次明确提出了拟在本市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应当符合本市最新的网约车车辆条件要求。结合天津同期出台的《天津市出租汽车领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工作实施方案》,便可以发现其中同样对网约车车辆准入条件作出了规定——新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为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未来该市“车证”的办理将进一步收紧。

“《管理办法》一方面是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落实‘有序发展网约车’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是保持政策的协同性,即‘限蓝牌、不限绿牌’,配合本次新申请的网约车必须是新能源汽车的新规定,促进网约车加快更新换代,提高城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李卫波进一步表示。

记者了解到,从全国来看,各城市对网约车是否要按尾号限行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限有的不限,这也是不同城市综合考虑道路交通压力、机动车保有量、网约车发展规模等因素作出的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决策。

今年以来,多地已就网约车市场饱和发出过预警。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全国共有313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同比增长14%;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58.4万本,同比增长27.1%;车辆运输证235.7万本,同比增长33.7%。

在洪涛看来,当前,网约车平台及网约车驾驶员都在增加,虽然订单量也有所增加,但是总体来看,“粥少僧多”现象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限行措施有其合理性。

《管理办法》要求,提供网约车服务的车辆已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并完成信息报备,确保技术、安全性能良好、可靠,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一致。

现实中,消费者有时会遇到所叫车与实际牌号不符合的现象。

在李卫波看来,未来需要进一步规范平台经营行为,压实企业责任,加大执法力度,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才能切实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所叫车与实际牌号不符合的现象会严重影响服务质量,且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追究其责任,这也是网约车管理混乱的一种表现。对此,网约车平台应加强管理,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洪涛表示。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4)丨激发传统消费和大宗消费的潜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智说(2)丨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时报访谈丨张连起:数据资产“入表”倒计时重要的三步要走稳走好

总 监 制丨王辉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